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一、罗非鱼的分类与形态特征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属于辐鳍鱼纲、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也称丽鲷科,丽鲷属)。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属于热带鱼类。罗非鱼鳃盖后方至尾柄有8~9条黄褐色垂直条纹,尾鳍有8条能上能下棕色垂直条纹。背鳍和臀鳍有相当于瞳孔大小的黄绿斑点。体被圆鳞,体色易随栖息环境而变化。繁殖期雄鱼下颌、胸鳍为淡红色,尾鳍的边缘也呈红色。背鳍硬棘15~17,软条 10~12;腹鳍硬棘1,软条5;臀鳍硬棘3,软条10;胸鳍软条13;各鳍之硬棘均很尖锐。侧线分上、下两段,两列侧线鳞共有 29~32枚,两侧线相隔鳞片2列。背鳍基部起点与侧线间有鳞片5列,臀鳞基部与侧线间有鳞片11列(图3-23)。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3 罗非鱼(引自http://image.baidu.com/)

罗非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目前,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引自http://www.xumuren.com/ )。

二、罗非鱼的品种

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

1.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其体短、背高、体厚而侧扁,呈鲈形。体色为黄棕色,上半部较暗,下半部转亮,呈银白色,喉、胸部为白色;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有适应性的改变。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分布于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尾柄上半部和鳃盖后缘有一黑斑。背鳍的边缘为黑色。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尾鳍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8条以上。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该品种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图3-24)。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4 尼罗罗非鱼(引自http://image.baidu.com/)

2.奥利亚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其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更耐盐、耐寒、耐低氧并且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图3-25)。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5 奥利亚罗非鱼(引自http://image.baidu.com/)

3.莫桑比克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图3-26)。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6 莫桑比克罗非鱼(引自http://www.tech-food.com/)

4.红罗非鱼

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它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图3-27)。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7 红罗非鱼(引自http://image.baidu.com/)

5.奥尼罗非鱼

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而且它的起捕率高,现已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图3-28)。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8 奥尼罗非鱼(引自http://baike.baidu.com/)

6.福寿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图3-29)。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图3-29 福寿鱼(引自http://baike.baidu.com/)

三、罗非鱼的习性

罗非鱼食性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饲料质量要求不高,消化能力较强,其他鱼类不能利用的藻类(如微囊藻、色腥藻)也能消化吸收。以少量的精饲料搭配多量的粗饲料就能满足其要求。此外,还能吃掉塘底和水中的残饲碎屑,保持水质清新。

罗非鱼的活动范围随水温的变化而异,一般栖息于水的中上层,中午水温升高则集群在表层觅食,傍晚水温逐渐降低又从表层游向中表层觅食,到9月以后水温下降则移到底层栖息。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或者被冻死。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为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它的繁殖温度在20℃以上。

罗非鱼的性成熟早、繁殖率强、产卵周期短、繁殖条件要求低,能在小面积水体内自然繁殖。性成熟年龄有种类和地区的差异。莫桑比克罗非鱼饲养3个月即达性成熟,尼罗罗非鱼需要6个月,奥利亚罗非鱼需9个月。温度低,性成熟时间推迟。水温达20℃以上时,雄鱼即开始挖穴做窝,守卫在窝的附近等候雌鱼。如果雌鱼已成熟,便进入窝内。待雌鱼在窝内产卵,并将卵含入口中时,雄鱼才开始排精。雌鱼将卵和精液同时含入口中,重复多次,经过15~20分钟,产卵才算完成。受精卵在雌鱼口中孵化,水温28~29℃时,鱼苗孵出时间约100小时。刚出膜的鱼苗,游泳能力很弱,母鱼仍含入口中保护,待幼鱼卵黄囊完全吸收,口已张口,即由体内营养转为体外营养时,才离开母体,独立生活。产卵2~6次。产卵次数受水温和饲养条件的影响。两次产卵间隔的时间为15~30天。产卵量与雌鱼个体大小及种类有关。一般体长18~23厘米的尼罗罗非鱼产卵1137~1647粒;同体长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产卵量可达2000粒以上;奥利亚罗非鱼的产卵量近似于尼罗罗非鱼。在成鱼饲养过程中,大量繁殖的幼苗会争夺食料,影响成鱼的生长,同时影响商品鱼规格。因此,人工生产的全雄性罗非鱼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引自http://www.59baike.com/ )。

相关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久国,化东柱,孙宪海等.网箱养鲤配合饲料和投饲技术总结[J].水利渔业,1999,19(5):23-24. [2] 刘源泉.标准化池塘主养鲤鱼高产高 …

分享到朋友圈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