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是天南星科,所有的天南星科植物基本都具有一个关键特征,那就是花序为肉穗状花序,具有佛焰苞。所谓佛焰苞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马蹄莲的那一个白色的“大花瓣”。我觉得它并不是花瓣,由于它真正的花很小,密集地着生在大家以为是“花芯”的肉穗状花序上。
马蹄莲一年可以开2次花,1次在早春,1次在秋季。它的叶色翠绿,叶柄修长,叶形也很独特,是一种即可观花,又可观叶的栽培植物。
马蹄莲怕旱畏寒,喜阳光又忌烈日,热天要休眠,块茎还要做好低温处理、上盆培肥等处理。它和水仙、郁金香相似,开过花的植株,在次开花需要下一部分功夫。因而,大多数买回后只能观赏1次花,相当珍贵。
马蹄莲适宜肥沃、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大多数家庭可用分株法做好繁殖。办法是:待其春季开过花后,到7月份逐步缩短浇水,到植株叶片全逐渐枯黄进到休眠期后,停止浇水,将盆放倒,干藏约6个星期。或在6月份将还在生长的植株从盆中倒出,种在户外,待其自然休眠,秋季在把块茎挖出来,将周围萌生的若干小块茎取下风干,贮藏40~50天之后在上盆栽种。由于马蹄莲只有经过一段休眠期后才能使块蒸积蓄养分,在见次开花。大多数直径在3厘米以上的块茎,不论春、秋种植,均能开花,较小的块茎则要在培养一年。
马蹄莲喜肥,除休眠期外,勤施肥是促使它生长发育的必需要条件。上盆栽培后,可每隔10~15天追施有机质液肥1次,孕蕾开花期则宜施以磷肥为主的肥料,促其开花。施肥时需要要注意勿使肥液浇人植株中心的叶腋部,以免导致黄叶、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