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农村原本很多习惯和习俗也跟着有了变化,曾经农民们最看重的酒席,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热闹劲,参加酒宴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的人只是随礼,却不能够参加酒宴,导致如今农村出现的随礼而不去吃酒席的怪相究竟是何原因?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倒退三、四十年,那时候农民家中若有红白喜事办酒席,村民们会以酒席的桌数、参与人数来断定该村民在村里的人缘,与本家以及亲戚朋友的关系好不好,够不够铁,从酒席参加人数就能够显示出来。
那时候农民们会在需要参加酒席的当日,携全家老少,打扮的干净利索,拿着礼品或者礼金前往亲戚家中参加酒席,在当年,大人孩子们对于吃酒席的热爱程度那是相当高涨,毕竟平日里很难吃到油水,酒席是改善生活的难得途径。
再就是当年农民们喜欢热闹,参加酒席大家吃着,喝着,那热闹劲不亚于过年,而且全家参加酒席是给亲戚朋友足够的面子,足够尊重办宴席的主家。
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农民以务农为主,庄稼活可以提前或者拖后做,可是现在农村,年轻人多数住在城市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大部分在打工,剩下的六七十岁老农民倒是有机会参加酒席,只不过人数太少了,所以如今农村办酒席才出现了礼到人不到的怪相。
农村酒席现在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说一个老人有三个子女,亲戚家里办酒席,老人的三个子女都在城市回不来,于是会让老人帮忙带礼金前往,并告知子女没有空闲,这样就等于参加了酒席。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办酒席的亲戚关系太近了,没办法不参加,于是会提前安排时间,到了那天休班或者请假,家里派出一个代表回村里参加酒席,现在农民们基本上是能够理解亲戚太忙,时间宝贵。
我们看看农村参加酒席的人有哪些,第一:中老年人比较多,农村老头老太太留守家中,帮忙子女照管家中一切事物,参加酒席时既代表自己家庭,又代表子女家庭。第二:四五十岁农村女人更多,如果需要请假参加酒席的话,一般都是农村女人请假,毕竟男人挣钱比女人更多些。
并不是说不参加酒席就是亲戚关系冷落了,而是大家都在忙,亲近的亲戚关系永远存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