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炸壳生产上目前只能预防,田间发生后还没有有效的药剂能够及时进行治愈。
水稻炸壳是对水稻灌浆时,颖壳畸形弯曲,或呈鹰嘴状等,不能正常闭合受精结实的统称。生产上水稻的炸壳,通常不是病虫为害而引起,多为田间栽培管理不当等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等。当前较为常见的引起发生的原因有三种。
1.药害影响引起。生产上发现,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间,高剂量三唑类药剂喷施使用时,容易造成颖壳外部生长发育停止,但是颖壳内部生长正常时,就会引起水稻的炸壳,进而直接影响受精结实,造成受精发育不良。同样在水稻拔节后,田间还使用二氯喹磷酸等激素类药剂进行除草时,尤其用量还比较大时,通常都会在水稻抽穗后发生颖壳不闭合,甚至颖壳稻穗畸形现象,进而影响水稻产量。因此生产上药剂进行科学使用,避免随意增加用量,水稻拔节后禁用除草剂,通常可以预防发生。
2.水稻旱青粒病影响。水稻旱青粒病发生时,通常不仅会造成颖壳退化等影响结实灌浆,而且还会造成多数颖壳畸形,弯曲犹如鹰嘴状,不能闭合受精。而水稻旱青粒病多在旱改水,新改造稻田,或田间有机质不足,尤其硫元素不足,铬砷元素过量田块或保肥差的沙质土田多普遍发生。因此对于水稻田,要多施有机肥,尤其对于新改造田块和肥力低田块,同时还要注意氮磷钾搭配使用,并选用优质化肥、农药使用,减少田间铬砷元等物质含量,对于土壤缺硫田块,增施硫元素,或抽穗扬花时及时喷施硫酸锌或等活性多元素叶面肥可以预防减少发生。
3.品种因素影响。水稻炸壳虽然品种不是主要因素,但是生产上发现,对于没有审定推广的品种,一般在种植期间遭遇异常高温或低温为害,而田间水肥管理不当时,也会有所发生,只是通常发生程度没有药害或旱青粒病重,所以水稻种植时一定要选用审定通过,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并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可以避免防止发生。
总之,水稻炸壳,多是因为用药及栽培管理不当,加之灾害性天气影响时而发生,生产上只有选用好品种,进行科学栽培管理等,可以有效预防避免发生,一旦田间发生后,不仅目前没有有效的药剂可以治愈,即使有也会严重影响产量。所以预防是防治水稻炸壳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