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晒田只是高产栽培中的一项技术措施。主要是通过控制田间无效分蘖的增加进而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来增加产量。因此水稻晒田通常还要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进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上对于以下几种情况,通常可以不进行晒田,以防止减产。
第一稻虾共养田块不需要晒田。稻虾共养田块因为要一直田间保持水层才能利于龙虾生长,因此对于稻虾共养田块不能进行排水晒田,否则会容易造成虾子死亡而影响龙虾效益,因此对于龙虾共养田块水稻不能进行晒田。
第二基本苗不足的田块。水稻晒田是通过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增加,以避免消耗养分。但是对于田间基本苗严重不足的田块。一般不易再进行晒田,这样利于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每亩有效穗数,进而提高产量。所以对于这样的天快,不仅不能晒田,通常还要注意增加氮肥,并浅水促进分蘖生长。
第三浇水不便的田块。水稻晒田后,一般会进入拔节孕穗等蓄水量较大的生长发育阶段。但是对于灌溉不方便的田块,为防止水稻拔节孕穗后田间水分不足而造成产量影响。对于此类田块一般也不易进行排水晒田。但可以田间保持浅水。避免需水较大时田间水分不足而减产。
第四土壤保水性差,水稻田间长势不好。水稻保水性差,长势不好田块进行晒田,会容易因为水分不足而影响水稻生长,造成水稻生长发育停止,尤其对于拔节孕穗期重叠型的品种,会因为水分不足,幼穗分化受阻而停止发育造成减产。因此对于此类田块也不易再进行晒田。
总之,水稻晒田只是高产栽培中的一项增产技术措施,而不是必要的措施。因此水稻需不需要晒田?还需要根据田间水稻长势情况,水分情况和栽插密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行,才能利于水稻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