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灌浆期水分不足时会造成水稻籽粒空瘪千粒重下降而减产。不过也可以通过田间喷水或者抗旱性药剂等,可以有效缓解干旱造成不利影响,防止水稻减产严重。
水稻抽穗灌浆期,田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要求进行间隙灌溉。即通常上水待田间自然落干后再进行上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水调气一气养根,延长水稻功能叶的作用,防止水稻根系早衰,进而促进灌浆增加水稻粒重提高产量。且在水稻成熟前七到十天进行停水。这样才利于水稻产量提高。若抽穗灌浆阶段,水稻田间缺水,土壤开裂,久旱无雨,而无水进行灌溉,会造成水稻水分养分供应下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光合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向籽粒运输积累而造成水稻减产。
水稻抽穗灌浆期,田间缺水干旱严重无水灌溉的田块。可以及时通过叶面喷水和抗旱药剂,以减少叶片蒸腾作用,提高根系吸水能力,促进水稻灌浆结实。通常可以在每天下午三到四点钟以后,每亩叶面喷施100公斤清水,直至下雨,其中七到十天加入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不仅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旱能力。而且利于促进水稻灌浆结实提高产量。也可以叶面喷施500倍液0.6%的诱抗素抗旱剂两到三次。对于叶面发黄,植株早衰营养不良田块,还要加入少量的尿素及磷酸二氢钾同喷,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增加水稻植株的抗旱抗逆能力,促进灌浆结时提高产量。
总之,水稻灌浆结实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才利于高产。对于干旱无水灌溉田块,可以通过叶面大量喷施清水等方法能有效缓解缺水而造成的水稻严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