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立秋后夜间温度开始下降,但由于还是三伏天,白天温度还是挺高的,日平均温度还是要远远高于安全齐穗期温度的。对于水稻管理宜根据不同生育期进行。
对处于灌浆期的水稻田块,因为昼夜温差大,其实对物质积累,促进灌浆还是很好的,只是田间注意保持间隙湿润灌溉,即上一次水让其自然落干后再进行上水,直至收割前7-10停水,这样利于防止根系早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如果发现有叶片发黄脱肥早衰的,可以喷施尿素水溶液+磷酸二氢钾两次七天一次,这样能明显提高产量,灌浆期间一般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止功能叶光合作用下降,同时稻飞虱数量多的,也要进行防治。防止冒川倒伏影响产量。
对抽穗扬花田块,白天田间要保持3-5厘米水层,夜间可以排干田水,这样可以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水稻抽穗扬花和受精结实,对穗肥不足叶片发黄的宜及时亩追施尿素4-6斤,利于水稻灌浆,增加粒重。田间害虫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心虫,兼治稻苞虫,蝗虫和粘虫等,同时还要注意预防穗期稻曲病稻瘟病。
拔节孕穗期田块,一般要田间保持3-5厘米水层,孕穗期白天高温时还宜保持7-10厘米深水,可以预防高温热海影响。夜间可以保持浅水,拔节后15-20亩用尿素15-20斤加氯化钾10-15斤作为拔节孕穗肥,同时要注意防治纹枯病,稻飞虱,钻心虫和稻纵卷叶螟为主的病虫害。
对于返青分蘖期的双晚稻田则要注意保持浅水,以促进返青分蘖,同时亩用尿素20斤作返青分蘖肥,以促进水稻生长分蘖。返青分蘖期田块一般要重点防治钻心虫,稻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等其他病虫害。
总之,对于不同生育期田块其管理不同,需要重点防治害虫也不同,具体宜根据田间实际因地制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