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又称碳酰胺,含氮量46%以上,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易保存 ,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肥料。
尿素含氮量高,使用后效果明显,既可做底肥,追肥,也可作叶面喷肥。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对,使用时期不适宜就会降低尿素的利用率。既花钱,又花工,却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造成危害,因此,要正确科学的使用尿素。
如何正确科学的使用尿素?
1,平衡施肥,尿素是纯氮肥不含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因此,要采用配方施肥,平衡施入氮磷钾,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要全部的磷钾肥和部分氮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把70%的作为追肥在作物生长的需肥临界期追60%,后期使用10%左右,只有氮磷钾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利用率。
2,适期追肥,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和需肥规律合理的追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西红柿,茄子等在结果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尿素施入后,被作物吸收的过程需5至7天,此间首先要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为碳酸铵,使用不可过迟或过于太早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力。
3,叶面喷肥,尿素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小适合叶面喷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但用量不宜过大,应选用缩二脲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造成危害,喷施时间应在下午四点后进行。
使用尿素的十大禁忌。
1,忌于碳酸氢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慢得多,碳酸氢氨施入土壤后呈碱性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酸氢铵不宜混用,或同时使用。
2,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至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尿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再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损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尿素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利用率10%至30%。
3,忌作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做种肥。
4,忌施后马上浇水,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一般施入土壤后,经过二十十天才能完成转化,若施后马上浇水,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
5,忌于碱性肥料混施,尿素施后需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及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使用应错开五至七天。
6,忌用于芹菜,因为追施尿素会使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
7,忌用量过大,尿素含氮量高,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一般每亩使用10至15千克。
8,忌高浓度叶面喷施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最理想的叶面肥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的浓度为2%为宜,蔬菜0.5%至1%比较合适,果树以0.5%至1,5%为宜。
9,忌施用过迟,尿素使用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
10,忌单一施用尿素,尿素养分单一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因此尿素应和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使用,易满足,能做无铝壳种养分的需求,而且尿漱玉有机肥及化肥合理混施,还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如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使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转化为稳定的磷酸铵,这样氮的自然挥发,就会大幅减少尿素与有机肥料混合使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也可加速尿素的转化与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尿素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