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是果园宝
自生自养的“有机肥”
蓄水保墒的“绿地毯”
不耗电的“空调机”
不喝油的“松耕机
进入7月,也就马上要入伏了,7、8、9、10月也渐渐进入全年降雨高峰期。雨多了,果园土壤墒情好,草也相对长得快。
旱塬地区的果农,由于长期干旱缺水,总怕杂草与树争肥争水,因此常常视草为“害”,锄草要除根,锄草要灭生。其实,长草覆草的果园,大热天草就是果园的天然“空调”,吸热降温,一进果园凉嗖嗖。
雨水多了,草能消耗盈余水分,抑制秋梢生长。
高温干旱,把草割倒,地表就像铺了一层“绿地毯”,既能蓄水保墒减少蒸发,又能降低地温保护根系。小草长着根就长,草根生长就是喝油的“松耕机”,既能防止板结,又能疏松土壤。大家何乐而不为?
特此提醒:中后期果园土壤管理,千万别用旋耕机“斩草除根”,千万别用除草剂“毁灭生灵”。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台湾学者对“草生栽培肥水加倍奉还”的复兴管理。
一、草像大地的“皮肤”
台湾屏东环境保护联盟理事长洪辉祥认为“野草就像大地的皮肤。”没了草,土地就少了第一层的保护机制。不喷除草剂,下雨后地上的植物会接力储水,从杂草到果树,由浅而深的根系形成绵密完整的“地锚”,将水份吸附涵养在土层之中,等到枯水期再慢慢释放。
二、草皮养树护土
果树需要土壤储水保肥,而土壤需要草的保护。张静玉的观察是,留草不仅护土,还可以让果树根系往深处扎。如此一来,在遭遇狂风暴雨逆境时会更强健。张静玉还发现,草能在土中形成孔隙,一施肥就渗透下去,不会在表面漫流。草也能保留土中的矿物质,不用再施用过多化肥。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
中兴大学植病系教授蔡东纂,对于农民担心草会竞争作物养分的心态,他厘清观念,“草生栽培是让土壤有机质增加最快的方法,草死掉回到土壤,因为光合作用产生同化物质,还加利息还给你。”他却特别强调:益菌要有用,前提是健康的土壤要有足够的有机质,益菌才有足够的食物。而有机质的最佳来源,正是适应当地生长的杂草。
四、恒温恒湿,不与果抢肥
有些农友担心在果实成熟期若留太多草,下雨时会增加土壤含水量而降低果实甜度。
五、提升果实风味
致力研究草生栽培多年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副研究员林永鸿归纳:微气候的改善、水土保持、增进土壤的理化性质,都是草生栽培的重要功能。草死后就成为微生物的食物来源,如此在土表养成的多为耗气性的微生物。
六、草生栽培优点多
据张汶肇观察,能接受草生栽培的果农越来越多,显示农民确实感受到留草的好处。以他经常拜访的麻豆文旦产区而言,“十几年前,大概不到一成的人愿意做,现在保守估计有两、三成以上,青年农民的接受度又更高。”不过草生栽培真的能帮农民“加分”!
张汶肇举例,文旦质量评比中有一项就是“园相”,草生栽培不仅园相优美,并有助于土壤永续性。
杂草之所以被视为“杂”草,是因为它看似对人类“无用”,徒增栽培过程的干扰。不过草之无用,实为大用,“养草肥田”的观念自古即有记载,只待今人重新向传统智慧与自然法则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