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明(问):最近晴天,比较干旱。一桶水,三唑磷50ml+毒死蜱20ml+氯虫苯甲酰胺50ml,前期都没问题,这回重打的部分严重些,叶尖全部发黄,大面积发生,是生理性的还是药害?
海立云垂(答):
毒死蜱、三唑磷等有机磷农药在高温时段用药易造成这种情况。喷施复硝酚钠、碧护等药物以及优质叶面肥(中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水稻快速恢复。水稻已经抽穗,这都是功能叶受害,应该会影响一些产量的,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2、vzhw(问):晴,连续一个星期35度左右,连续四天起大风。20天以前用国产kk+水胺+丙环咪鲜胺。孕穗期稻纵危害倒三叶对产量有没有影响,同时倒二叶叶尖发红是什么情况?局部发生。
mabaozhong(答):
孕穗期稻纵卷叶螟危害倒三叶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因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是水稻的功能叶,其功能期始于颖花分化期,一直延续到成熟期前。水稻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它们对提高结实粒数和促进中上部节间的发育、籽粒的灌浆、结实等起重要作用。
你描述倒二叶叶尖发红是高温气候原因引起,在水稻上部叶片的叶尖发病,病部通常3~5厘米长,病部以下叶色正常,病部通常有暗褐色、黑色小点。发生这些田块,通常田烂,烤田没有烤好,水稻根系因土壤通透性不好,缺氧而生长不良,黄根多、白根少,吸肥受阻,出现暂时性缺钾。
现在水稻已经进入孕穗至破口抽穗期,生产上对发病田块重点应加强管理,采取湿润灌溉的方法保根、护根。对前期搁田不良、目前田土仍然较软甚至很烂的田块,要坚持软搁田,即使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只要田间不出现大的裂缝,都可以不上水;需要进水治虫时,宜灌薄层水,保水3天左右排水露田。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病株恢复,钾肥施用量少,对肥料流失多的田块,可能存在土壤缺钾的情况,一般可以每亩施氯化钾5~10公斤。促进水稻平衡生长。现在水稻处于孕穗期,撒穗肥很有必要,每亩10公斤复合肥15-15-15,对于防止小花退化很有帮助。
湖北红日红、文中人(答):
水稻缺钾,基部叶片从叶尖沿叶缘两侧向叶基部逐渐变黄或黄褐色,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从图片上看,不大像缺钾症状。叶尖较嫩,遇到高温和大的南风或者说“火南风”,受伤是很正常的,氮过多会造成叶片嫩绿,经不起高温和南阳风。
3、terrychen123(问):中稻,抽穗50%,纠结于细菌性病害和干尖线虫病。求教。
答:看照片叶尖发黄是缺氮,是水稻早衰现象。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和芸薹素,叶面喷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依林(问):局部发生。水稻叶尖黄,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条斑病?用什么药好?
mabaozhong(答):
看上几张照片是细菌性条斑病。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纤细条斑,呈油渍状半透明。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许多细小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严重时,病斑增多相互愈合,局部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斑块,外观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检查,仍可看出是由许多半透明的小条斑融合而成的。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稻株矮缩。 在清早你可以到田间,用手摸病叶,感觉是粘乎乎的。
下两张照片是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方法:
(1)检疫:严格实行植物检疫制度,无病区不从病区调种。病区应建立无病留种田,严格控制带菌种子外调,防止病种传播。
(2)农业防治:病害常发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晚稻收获后,把收割后的稻草、田边杂草集中进行烧毁,消灭病菌。
(3)化学防治: 用噻菌铜、王铜·链霉素、氢氧化铜、噻唑锌、辛菌胺喷雾防治。
再附一个细菌性条斑病的案例:
Mwhxijisn:多云,叶面严重发黄,整片发生。
5、刘云飞(问):叶片上部发黄,下部正常,全田普遍发生,最近多云小雨。
mabaozhong(答):
看照片不是很清楚,我怀疑是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条病病菌喜高温高湿,一般水稻分蘖盛期至始穗期,是植株抗病能力最弱的阶段。双季晚稻在该生育期恰逢高温天气,如遇到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连续降雨和日照不足等气候条件,就有利于细条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台风、暴雨是造成细条病大面积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在发病田块,往往进水口附近发病重,非进水口处发病轻,究其原因是流水传播。病菌溢出的菌脓落入田间的水中,随着灌溉水而传播到其它田块。因此,低洼积水,大雨淹没以及串灌、漫灌等往往容易引起水稻细条病连片发生。偏施、迟施氮肥,易造成水稻植株徒长,叶片嫩绿,抗病力下降,从而使发病更加严重。
防治措施:
1、在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提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
2、灌溉用水做到浅水勤灌,避免串灌、漫灌。
3、秧田3叶期及移栽前用氢氧化铜、叶枯唑、辛菌胺、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预防,做到带药下田;大田发病后,立即用氢氧化铜、辛菌胺、叶枯唑、农用链霉素等杀细菌性药剂进行治疗,喷药后5-7天再喷一次,连喷2-3次。
另外稻纵卷叶螟发生也很重,用功夫+康宽+有机硅喷雾防治。
6、安庆金丰农资(问):叶尖发黄发白,变薄,手摸上去光滑,不知道是生理性的还是其他病害,去年发生过的田块减产很严重。
答:这是水稻干尖线虫危害。水稻干尖线虫病是水稻常见病虫害之一,线虫幼体从水稻苗期开始入侵,随着水稻的生长繁殖并大量啃食水稻,对水稻危害很大,那么水稻干尖线虫病防治技术有哪些呢?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种传病害,干尖线虫藏在稻种颖壳内随稻种传播。带线虫稻种萌发时,线虫即开始侵入稻苗生长点,以后一直在生长点取食、生长和繁殖。用药剂浸种是杀灭水稻颖壳内干尖线虫的最佳方法,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干尖线虫侵入生长点后就难以用药防治。
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方法:
(1)实行检疫:防止病区种子扩散蔓延。
(2)选种和选留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无病良种,逐步缩小病区。
(3)种子消毒:①温汤浸种。稻种先在冷水中预浸24小时,再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52~54℃温水中浸10分钟,最后在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②药剂浸种,可用80%敌敌畏乳油0.5公斤,加水500公斤,浸种48小时,捞出冲洗净药液,催芽播种。或用40%杀线酯500倍液浸种24小时,防效良好,且对稻种无害;若用400倍液时,对稻种发芽有一定抑制作用。
(4)清除病源: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稻草不露置堆放,用做堆肥原料时,一定要充分腐熟。
水稻干尖线虫病防治要从种子开始,从育苗期就开始杀死幼虫,让干尖线虫无繁殖的机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虫源,从根本上防治。